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西瓜🍉十二种常见生理病害及预防措施

    信息发布者:李振阳
    2018-03-15 10:18:34   转载

    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,因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,常会引起西瓜的生理失调而导致生理病害。


    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,因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,常会引起西瓜的生理失调而导致生理病害,使西瓜正常生长受到影响,从而使西瓜的品质变劣、产量降低。因此,有必要了解西瓜生理病害的症状及病因,并掌握其防治措施。


    僵苗


    西瓜苗期生理病  生长缓慢真叶黄   土壤低温根不长 湿度大了难发根   




    2、病因


    ①土壤温度偏低,不能满足根系生长的温度要求。


    ②土壤含水量高、湿度大、通气差,发根困难。


    ③定植时苗龄过大,损伤根系较多,或整地、定植时操作粗放,根部架空,影响发根。


    ④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,造成发热烧根,或施用化肥较多,土壤中的化肥溶液浓度过高而伤根。


    ⑤地下害虫危害根部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①改善育苗环境,保证育苗适温,可采用地膜覆盖增温、保湿、防雨,改善根系生长条件。


    ②加强中耕松土,定植时高畦深沟,加强排水,改善根系的呼吸环境。


    ③适时定植,尽量避免对根系造成伤害。


    ④适当增施腐熟农家肥,施用化肥时应勤施薄施。


    ⑤及时防治蚂蚁等害虫的危害。


    疯秧


    1、症状


    植株生长过于旺盛,出现徒长,表现为节间伸长,叶柄和叶身变长,叶色淡绿,叶质较薄,不易坐果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①氮素营养过高,促进了茎叶的过快生长,造成坐果困难,空棵率增加,即使坐果,也常是果型小、产量低、成熟迟。


    ②苗床或大棚的温度过高,光照不足,土壤和空气湿度过大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①控制基肥的施用量,前期少施氮肥,注意磷、钾肥的配合,是防治疯秧的最根本措施。


    ②苗床或大棚要适时通风,增加光照,避免温度过高、湿度过大。


    ③对于疯长植株,可采取整枝、打顶、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等措施抑制营养生长,促进生殖生长。


    急性凋萎


    1、症状


    初期中午地上部萎焉,傍晚时尚能恢复,经3-4天反复以后枯死,根颈部略膨大。与枯萎病的区别在于根颈维管束不发生褐变。这是西瓜嫁接栽培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凋萎,发生时期大多在坐果前后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①与砧木种类有关,葫芦砧木发生较多,南瓜砧木很少发生。


    ②砧木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叶面的蒸腾失水。


    ③整枝过度,抑制了根系的生长,加剧了吸水与蒸腾的矛盾,导致凋萎。


    ④光照弱会加剧急性凋萎病的发生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目前主要是选择适宜的砧木,加强栽培管理,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。


    叶片白枯


    1、症状


    基部叶片、叶柄的表面硬化,叶片易折断,茸毛变白、硬化、易断,叶片黄化为网纹状,叶肉黄化褐变,呈不规则、表面凹凸不平的白色斑,白化叶仅留绿色的叶脉和叶柄。西瓜开花前后开始发生,果实膨大期加剧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植株体内细胞分裂素类的物质活性降低。过度摘除侧枝,降低了根系的功能,也易发生叶片白枯现象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适当整枝,整枝应控制在第10节以下。从始花期起每周喷1次1500倍甲基托布津液,也可抑制该病的发展。


    叶片白化


    1、症状


    子叶、真叶的边缘失绿,幼苗停止生长,严重时子叶、真叶、生长点全部受冻致死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西瓜苗期通风不当,急剧降温所致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适时播种,改进苗床的保温措施,白天温度为20℃,夜间不低于15℃,早晨通风不宜过早,通风量应逐步增加,避免苗床温度急剧降低。


    畸形果


    1、症状


    主要有局形果、尖嘴果、葫芦形果、偏头畸形果等。扁形果是果实扁圆,果皮增辱,一般圆形品种发生较多。尖嘴果多发生在长果形的品种上,果实尖端渐尖。葫芦形果表现为先端较大,而果柄部位较小。


    偏头畸形果表现为果实发育不平衡,一侧生长正常,而另一侧生长停顿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扁形果是低节位雌花所结的果,果实膨大期气温较低。尖嘴果是由于果实发育期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、坐果节位较远时发生。偏头畸形果是由于授粉不均匀所致。受低温影响形成的畸形花所结的果实,亦会形成畸形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加强肥水管理,控制坐果部位,选留子房端正的幼果,摘除畸形幼果。


    裂果




    1、症状


    果皮爆裂,分为田间裂果和采收裂果。田间裂果是在静态下果皮爆裂,采收裂果是在采收、运输的过程中果皮爆裂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田间裂果是由于土壤水分骤变引起的。在果实发育中突然遇雨或大量浇水,土壤水分急增,果实迅速膨大造成裂果,一般在花痕部位首先开裂。


    果实发育初期温度低发育缓慢,以后迅速膨大也易引起裂果。采收时裂果是由于果实皮薄,采收振动而引起裂果。裂果与品种有关,果皮薄、质脆的品种容易裂果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选择不易开裂的品种、采用棚栽防雨及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,增施钾肥提高果皮韧性,傍晚时采乱收,尽量减少果实的振动等均可减少主裂果。


    日烧果


    1、症状


    果面组织灼烧坏死,形成一月个干疤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烈日暴晒引起的日烧与品交种有关,也与植株生长状况有关,藤叶少、果实暴露时间长的容易发生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前期增施氮肥,促进茎支叶生长,果面盖草也可防晒。


    脐腐果




    1、症状


    在果脐部收缢、干腐,形成局部褐色斑,果实其他部分无异常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与品种有关,新红宝时有发生,其他发生较少;也与植株缺钙、土壤干旱有关。有时土壤不一定缺钙,但向供水不足也会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适时浇水,促进根系对硼的吸收,进而提高对钙的吸收,防治因缺钙而引起的脐腐。


    肉质恶变果


    1、症状


    发育成熟的果实虽在外观上正常无异,但拍打时发出当当的敲木声,剖开时发现果肉呈紫红色、浸润状,果肉变硬、半透明,同时可闻到一股酒味,完全丧失食用价值。


    2、病因


    ①土壤水分骤变降低根系的活性。


    ②叶片生长受阻,加上高温,使果实内产生乙烯,引起异常呼吸,导致果肉劣变。


    ③植株感染黄瓜绿斑花叶病毒也会发生果肉恶变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①深沟高畦加强排水,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。


    ②深翻瓜地,多施农家肥料,保持通气良好。


    ③适当整枝,避免整枝过度抑制根系的生长。


    ④当叶面积不足或果实裸露时,应盖草遮阳。


    ⑤防止病毒传播,切断病毒传播途径。


    疫病


    1、病状


    疫病可以侵害西瓜的幼苗、叶、茎及果实。苗期发病,先在叶子上出现呈圆形的水浸状暗绿色病斑,病斑中央渐变成红褐色,基部近地面处明显缢缩,直至倒伏枯死。叶片发病,初现暗绿色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小斑点,迅速扩大。


    湿度大时,软腐似经水煮,干时呈淡褐色,易干枯破碎。茎部受侵害后呈现纺锤状凹陷的暗绿色水浸状病斑,病部以上全部枯死。果实呈现圆形凹陷暗绿色水浸状病斑,很快发展至整个果面,果实软腐,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。


    2、发病规律


    病原菌是藻状菌,以卵孢子在土壤中、病株残体上越冬。翌年条件适宜时,病菌借风吹、雨溅、水淋传播。发病适宜温度为28~32℃,最高为37℃,最低为8℃。在排水不畅、通风不良的田块上发病尤重。长期阴雨,发病严重。


    3、防治方法


    ①实行3年以上轮作,杜绝土壤中残留的病原菌。


    ②选择地势高。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。做短畦,挖深沟,加强排水。一旦发病,应立即停止浇水。


    ③前期促进根系的生长,及时整枝,防止生长过密而导致通风不良。


    ④药剂防治必须在发病前进行,药剂可选用10%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,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72%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58%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70%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~600倍液,40%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~300倍液。每7天喷药1次,连续2~4次。必要时还可用上述杀菌剂灌根,每株灌药液250毫升。喷雾与灌根同时进行,防效明显提高。


    猝倒病




    大棚西瓜育苗期,如果防病不及时最容易发生猝倒病危害,造成幼苗成片突然猝倒死亡,故在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。


    1、病害症状


    西瓜幼苗被病菌侵染后,最初幼苗接近地面茎处出现黄色水渍状病斑,以后病部变黄褐色并迅速绕茎1周变为老皮而脱落,维管束缢缩似线状,幼苗猝倒死亡。苗床湿度大时,在病部处及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。


    2、发病原因


    猝倒病为腐霉属、绵腐菌,长期于土壤中存活,是危害幼苗茎基的一种病害。当气温在10-15℃时,病菌孢子囊萌发成菌丝并从根、茎部传染侵害幼苗发病,亦可借雨水和灌溉等传播途径蔓延。


    苗床营养土消毒不当,棚内湿大温低,白天光照弱时,病菌活动繁殖快,十分有利猝倒病发生,营养钵间距过于稠密,幼苗生长不良等,亦利病害侵染。


    3、防治措施


    药剂浸种。播种前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6-7小时,然后催芽播种。


    营养土消毒。用70%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克,加营养土100千克,均匀配制堆放24小时后装钵,能有效杀灭土中病菌。


    药土盖种。播种后选用50%多菌灵500克或40%五氯硝基苯粉剂200克,加细干土100千克,配制毒土覆盖1厘米厚,能有效防治出苗期间的病菌侵染。


    加强苗床管理,培育壮苗。幼苗出土适宜土温为20-25℃。大棚内,白天气温要控制在25℃左右,夜间要控制在16℃以上,幼苗齐后要控制浇水量,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5%左右或幼苗叶片不萎蔫为宜,幼苗出现拥挤徒长,要及时重新调好苗钵间距,使能充分受光健壮生长,幼苗3片真叶要及时用氮磷肥稀释300倍液叶面喷施,7-10天喷1次,连喷3次,促进幼苗茎基部木质化快速形成,增强抗病力。幼苗移植前5天要及时降温炼苗。


    苗期喷药。齐苗后要及时选用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-600倍液喷雾,亦可选用25%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,防止病菌侵害。幼苗后期猝倒病和立枯病若同时发生,可选用72%普力克加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